塑膠製品被普遍使用至今,從民生用品、工業製品、餐飲甚至服飾,我們生活中用到的一切幾乎都跟塑料脫不了關係。塑膠製品非常便宜、輕巧、便利且耐用,上述的優點,也正是塑膠致命的「缺點」。據聯合國環境署表示,全球每年生產將近30萬噸塑料,而塑料非常難以分解,即便「塑料製品」分解了,塑膠微粒也會持續留在地球上,對於海洋甚至人體,都有相當程度的危害。
塑膠自20世紀開始被大量製造及使用,塑料不能像其他物質在自然中分解,據信從人類開始使用塑料所產生的廢棄物至今有80%是沒有分解的,大多放置在垃圾掩埋場,還有更多散落在陸地上、海洋或是湖泊中,真正有落實回收再利用的只有不到10%。事實證明塑膠垃圾已成為地球最大的侵害,全球每年製造將近3億噸的塑膠垃圾,而其中有高達8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中;如維持目前的生產速度,到2050年,海中的塑膠可能會比魚還多。專家證實,水中的塑料廢物已被證明可危害600多種海洋生物,這不只是單純影響到海洋生態,更危害到整個生態鏈的發展,這些都會回到人類身上。塑膠製品被海浪拍打衝擊或是陽光長期照射等因素,分解成塑膠微粒。海洋中的魚類、蝦蟹,尤其是人類會整隻食用的貝類海鮮,都可能誤食塑膠微粒;塑膠微粒小到可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,已證實可被人體器官吸收,長期累積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甚大。
塑料儼然已成為地球的部分,很多人表示:落實資源回收不就能改善了嗎?以台灣為例,根據環保署統計,全台的一般垃圾回收率是56.27%,被回收的塑膠垃圾中,大多是回收價格不好、無法再利用的粗塑膠。這些粗塑膠進入焚化爐,燃燒後成了有毒氣體飄散至大氣中,反而製造更多塑膠汙染。而如同上述所說,大多數無法被回收的塑膠垃圾都掩埋於垃圾掩埋場,這實質上並沒有減少塑膠垃圾,只是讓它們集中放置而已,更別提那些無法落實限塑及資源回收的國家或地區。
減少塑料汙染的唯一方法,就是減少塑料產品的生產,歐盟於2021啟動全面性的塑膠禁令,多項一次性塑膠產品禁止販售、使用;台灣從2002年起限用塑膠袋,至今20餘年來的限塑成效仍不得而知;直到去年,台灣才全面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(手搖店、連鎖飲料店等),一次性塑膠吸管於2019年限制使用,但卻只規範政府部門、學校、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、連鎖速食店等4類對象,依照環保署規劃,台灣要到2030年才會全面禁用四類一次性的塑膠產品(如塑膠袋、吸管、餐具和外帶飲料杯)。塑膠的方便運用,肯定帶給我們生活中許多的便利,從然而便利背後所要附上的代價,真的值得嗎?我們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是否足夠?相信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